-
州农科院调研组赴州外地区科研院所调研
8月21日至29日,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带队到宁波、恩施、成都、绵阳、南充等五个地区农科院调研,到省农科院开展汇报学习工作。此次调研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交流农业科研机构运行的体制机制以及建立紧密院际协同创新合作关系。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 在昭觉开展苦荞轻简减损收获技术培训会(图文)
凉山苦荞种植面积100万亩,已经有超过90%的面积实现了机械耕种,适合机械收获的面积有80万亩以上,已经实现机械收获的面积不到6万亩,94%的苦荞仍是传统的人工收获,耗时耗工,增加种植成本。近年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在努力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等研究工作的同时,对苦荞机械化生产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如采用小型机械收获,速度快,省工、省力,减少劳动投入,降低种植成本,能有效激发高寒山区农户种植积极性,扩大凉山苦荞种植面积,既保证粮食安全,又利于凉山苦荞产业发展。 -
国家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 赴普格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图文)
普格县花山镇建设村地处海拔1500的二半山区,土地面积十分广阔,当地主要以发展蚕桑生产为主。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土地轮歇面积逐年扩大。为了不让耕地荒芜,花山镇建设村村党支部书记李顺才带领村民承包了数千亩轮歇土地种植蚕桑,套种玉米、红薯、大豆、秋荞麦。在临近秋荞麦最佳播种时期,苦荞优良种子和栽培技术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了解该情况后,8月20日,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普格团荞麦产业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特派团成员刘纲、孙崇兰前往该村开展科技帮扶,为建设 -
“国区”西南片区专家赴西昌督查西昌试验站工作情况
8月7日,由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西南片区负责人、国家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周青平和省草业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副主任余东等7人组成的专家组,来我院检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西昌)站工作情况和新基地建设情况 -
以科技为动力、体系为依托,助力凉山苦荞产业发展(图文)
2023年8月11号,第八届凉山彝族火把节暨农业产业招商引资推介会在凉山州西昌市举行。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政协副主席、白城市农科院院长任长忠受凉山州委州政府邀请参加此次活动。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到凉山调研指导(图文)
8月9-10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俄罗斯外籍院士、吉林省白城市政协副主席、白城市农科院院长任长忠到凉山调研指导以荞麦为中心的农文旅融合项目实施情况。原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人大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熊仿秋,原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中国农业大学李再贵教授,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试验站团队成员孙崇兰陪同调研 -
州农科院召开“高山蓝莓+”粮经复合模式创新研讨会
7月26日,凉山州农科院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会长李梅教授和农业农村部种业专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蓝莓首席专家董顺文研究员参加“高山蓝莓+”粮经复合模式创新研讨会。 -
凉山州农科院在火普村举办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会
7月26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成都两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凉山州农业农村局共同举办的“科技支撑火普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召开。 -
科企协作 推动凉山苦荞产业发展
在大力推进建设天府第二粮仓的大环境下,凉山州委州政府重新审视资源优势,立足提升苦荞产业发展,力争从种植、加工、销售拉长本州苦荞的产业链。2023年7月26日上午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召集了环太、三匠、正中、航飞、惠乔等凉山州十余家苦荞生产加工企业,就荞麦产业发展前景、产品加工、研发方向以及当前遇到的制约因素和需求开展科企座谈会。凉山州农科院吉色方森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罗晓玲及团队成员参加会议,特邀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 -
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带队赴广东考察调研
为加快推进凉山州林下可燃物资源化利用及探索大凉山优质特色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2023年7月18日-20日,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带队赴广东考察调研深圳市博林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
科技帮扶助力凉山苦荞产业振兴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帮扶工作团工作的深入开展,盐源团荞麦产业组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栽培生理岗对盐源县荞麦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从苦荞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栽培技术培训、轻简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到苦荞加工企业对接、原料销售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特派团荞麦产业组对海拔2500~2800米的白乌、棉桠、黄草等荞麦主产区土地利用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这些乡镇地广人稀,户均土地面积达100亩以上。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口增加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 赴普格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图文)
7月10日,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普格团荞麦团产业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特派团成员刘纲参加了由县委组织的“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工作推进会”。国家科技特派团普格团团长、四川农业大学冯宗云教授汇报了普格县2023年上半年科技特派团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部分专家教授围绕主题进行了讨论发言。会上,普格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环宇作指出:科技特派团是党中央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制度安排和具体举措,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各级各部门 -
中国农业大学李再贵教授一行到凉山调研指导(图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食品需求日益增加。苦荞因富含芦丁、黄酮类、手性肌醇、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消炎、预防三高等保健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为进一步掌握苦荞加工企业生产情况,帮助突破生产技术难题,7月13~15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质量安全与营养品质评价岗位、中国农业大学李再贵教授、仇菊副教授一行前往凉山调研考察。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罗晓玲、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及试验站团队成员孙崇兰参加调研。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在盐源县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图文)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促进食粮安全生产,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一行前往盐源县梅雨镇、龙塘镇、泸沽湖镇、黄草镇、棉垭镇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
我院赴昭觉县比尔镇补各洛呷村、黑石村 开展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交接工作
为做好2023年驻村第一书记轮换交接,切实保障轮换同志按时到岗到位,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乡村振兴工作,我院于7月6日由纪委书记侯盛林带队,前往昭觉县比尔镇补各洛呷村、 -
凉山州农科院开展“庆七一 学党史 守初心 淬党性”主题党日活动
为庆祝建党102周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认真贯彻l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近日,凉山州农科院前往会理开展“庆七一 学党史 守初心 淬党性”主题党日活动。 -
凉山州农科院顺利举办大凉山高原艾草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6月18日,由凉山州农科院主办的大凉山高原艾草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大会围绕“推进艾文化传承创新,推动艾产业转型升级,攻关艾草科技研发技术,延伸延长艾草产业链,科技赋能推动大凉山高原艾草高质量发展。提升‘大凉山’艾草品牌知名度,成为推进大凉山脱贫地区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
-
国家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赴喜德县开展技术服务
6月14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格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刘绍文二级研究员带领产业组成员汪扬媚、成都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高级农艺师汤云川及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冯宗云等一行专家赴喜德县贺波洛乡尔吉村开展马铃薯产业调研及技术服务。 -
凉山州农科院驻村第一书记喜获表彰
凉山州农科院派驻昭觉县比尔镇补各洛呷村第一书记、兽医所畜牧师黄剑锋同志荣获“先进驻村第一书记”。 -
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率队 赴我院调研指导工作
6月7日,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一行10余人赴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宁试验基地调研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并召开座谈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