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凉山州农科院高山蓝莓粮经高效复合种植创新模式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杨央娟卓玛 王云梅 供图: 马英 审核:吉色方森
  • /
  • 2023-09-20
  • /
  • Views

       2023年9月17日,四川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园艺总站、四川农业大学、西昌学院、凉山州农业农村局的相关专家,对我院和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高山蓝莓粮经高效复合种植模式”进行现场评价。

 
       专家组在凉山州昭觉县火普村蓝莓生态示范园,对蓝莓间作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现场测产,其中马铃薯“青薯9号”的间作平均单产1231.16kg,商品薯率77.03%;“川凉薯10号”的平均单产801.68kg,商品薯率 90.11%;“迷科乌洋芋”的间作平均单产830.53kg,商品薯率92.90 %。比净作蓝莓平均每亩增加鲜薯产量954.46kg。
 

 
       通过现场考察、实收测产、听取汇报,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组多年来取得的成效,形成了“高山蓝莓粮经高效复合种植创新模式现场评价意见”。项目团队针对四川25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土壤自然条件,从众多蓝莓品种中筛选出“奥扎克蓝”“瑞卡”“布里吉塔”等5个适合高寒地带种植的优质蓝莓品种,在昭觉县、布拖县、喜德县、盐边县等地示范推广,蓝莓鲜果上市期较全国主产区晚30-60天,实现了错峰上市,增强了高山蓝莓的市场竞争力,丰富了高山地区特色水果种植类别。同时,开展了高山蓝莓与当地粮食作物和蔬菜间作模式研究,首次形成了“高山蓝莓+马铃薯+蔬菜“ “高山蓝莓+荞麦+蔬菜”等模式,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脱贫户收入。
同时,可搭配红花甜荞、紫花马铃薯等赏食兼用的粮经作物,对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高山蓝莓粮经高效复合种植创新模式适合在攀西地区、川西高原、秦巴山区、乌蒙山区推广应用。该创新模式破解了贫困山区、高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粮食安全保障与农民增收难的难题。对这些地区稳粮增收具有很好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专家组认为该模式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示范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大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力度。
 
责任编辑: 经作扬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