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调研凉山苦荞产业发展(图文)


  为推进凉山苦荞产业高质量发展,2025年7月8日至11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率荞麦育种岗、病虫害防治岗、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陈庆富、王莉花、向达兵和赤峰试验站、固原试验站站长王欣欣、杨崇庆岗站专家赴凉山州开展专项调研,调研聚焦优质原料基地建设、技术创新转化、产业融合模式及加工升级路径四大任务,采用实地技术指导与座谈交流方式。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及其团队成员全程参加。
  7月8日,调研组深入昭觉县、喜德县荞麦优质原料基地,实地查看种植情况,听取基地生产管理汇报。专家针对种植技术、品种选育提出优化建议,强调科学轮作与病虫害防治助力提升原料品质与产量的重要性。
  7月9日,在凉山试验站的试验和示范基地,专家团队系统评估试验项目进展,重点探讨“成苦2号”“迪苦2号”“LT01”“贵红花甜荞2号”等优质高产品种的推广应用前景。任长忠首席对试验站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及体系间合作给予高度肯定,并提出后续试验需强化跨学科协作与数据监测的指导意见。
  7月10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到凉山州农科院召开凉山荞麦产业发展座谈会,座谈会由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罗晓玲主持,会上凉山州农科院党委书记罗叶介绍凉山州农科院基本情况、凉山荞麦发展现状。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就凉山荞麦产业提出五大核心建议:一是产地价值。强化凉山苦荞地理标志认证,打造“优质原料核心区”。二是产品价值。研发多元化产品,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三是产业价值。推动科企联合,构建“研发-生产-销售”协同机制。四是文化价值。挖掘荞麦在彝族文化中的符号意义,开发文创衍生品。五是品牌价值。塑造凉山苦荞专属IP,抢占市场认知高地。其他岗站专家从育种、技术创新、病虫害防控,加工与品牌创建等方面作交流。州人大原副主任、凉山综合试验站原站长熊仿秋,副院长黄卫平、何子拉围绕凉山州荞麦发展技术瓶颈及发展目标作参会交流。最后罗叶书记表示诚挚感谢,要求专家组继继续在品种研发、优化种植标准、拓展市场渠道、品牌创建与宣传等方面为凉山州荞麦发展把方向。凉山综合试验站要高水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做好科技攻关及优质高产创建试验示范,同时增强协作创新能力,发挥凉山地区荞麦的优势,亲力合作,拿出更好的成果。并邀请首席和岗站专家参加2026年的国际荞麦大会。
  7月10日下午,调研组继续考察了农旅融合示范点安哈镇,对当地打造的“荞麦景观农业”模式表示高度赞赏。专家建议结合花期推出乡村旅游线路,延长产业链条。
  7月11日,调研组深入环太、正中食品、惠乔等企业调研加工企业技术升级。在环太公司,专家观摩苦荞饼制作工艺,提出“标准化流程+品牌差异化”双轨策略,推动产品走向高端市场。在正中食品等企业调研时,围绕功能食品开发、技术升级展开研讨,强调通过生物提取、营养强化等手段提升产品附加值。
  此次调研充分彰显凉山苦荞产业在原料生产、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加工升级路径方面的优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将持续支持凉山州荞麦产业发展,助力打造全国优质苦荞核心产区为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