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科技服务下基层 助力薯农促增收


       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做好科技服务产业工作,助推马铃薯大面积单产提升,3月11日,由凉山州农科院牵头,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绵阳农科院、木里县农业农村局共同承担的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木里藏族自治县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在木里县屋脚乡召开了项目推进会暨马铃薯高产栽培播种培训会。四川省农科院原副院长、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潘海平,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刘绍文,州农科院经作所副所长、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项目负责人夏江文等9位专家参加了本次活动。
 

       推进会安排部署了试验示范工作在屋脚乡政府会议室刘绍文介绍了实施该项目的背景、目的、意义及目标任务要求,希望项目组全力以赴、各方通力协作,努力筛选出适宜木里生态区域的受市场欢迎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并配套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带动木里藏区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与高质量发展。夏江文介绍了水肥一体化高产栽培模式和绿色旱作高产栽培技术。潘海平代表专家组表示,今后将会持续关注屋脚乡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并在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方面给予支持。最后,屋脚乡乡长杨杰代表乡党委及当地百姓,感谢专家们对屋脚乡的帮扶,并表示将对专家们在本乡开展工作给予大力的支持。

       培训会现场实操传授播种新技术。在屋脚乡屋脚村示范区70余位农技人员和薯农期待的目光中,夏江文详细讲解了马铃薯绿色旱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并手把手指导薯农采用双行垄作高密度种植,水肥一体化铺设滴灌带,膜上覆土等高产栽培技术。省农科院沈学善博士为当地带来了土壤杀虫剂辛硫磷、土壤保水剂、叶面肥、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挂图等生产物资新产品和培训资料。
 

 
       通过此次培训,及时帮助薯农掌握了当地马铃薯单产和品质难以提高的几个关键技术,提升了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
       本次培训得到木里县农业农村局及木里县屋脚乡政府的大力支持,培训会达到预期效果。
 
责任编辑: 经作扬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