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凉山州农业科学院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10月31日州农科院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专题学习二十大精神。
-
州农科院玉米团队在会理召开 玉米机收现场观摩培训会(图文)
为满足丘陵区种粮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对玉米全程机械化的迫切需求出发,以农机农艺融合和机播机收为突破点,大力推广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服务水平和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技术应用能力。 -
凉山州农科院“三区”人才助力喜德县李子乡肉羊产业发展
10月22日,由凉山州农科院杨世忠研究员、陈益高级畜牧师组成的 “三区”人才肉羊产业帮扶队深入喜德县李子乡开展“一对一”定点科技服务工作,倾情助力当地肉羊产业发展。
专家团队在喜德县李子乡分别走访了觉嘎西美姑山羊原种繁殖场家庭农场、立莫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及博中村养殖农户,实地查看了肉羊生产及冬季饲草料准备情况,对羊场圈舍粪污处理、冬季放牧与补饲管理、放牧地饲草生长受阻与营养供给不足等问题进行技术交流和指导。针对今年由于极端天气和新冠疫情影响,导致饲草料准备不足问题,专家团队购置价值近10 -
疫情中坚守初心,防控中担当使命(图文)
8月30日一早,凉山州农科院第一时间响应《西昌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实行全域静态管理的通告》,全院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安排全院疫情防控工作,由院领导牵头,在本单位职工家属区成立了管理小组3个,坚决执行封闭式管理。院党委书记罗叶、院长吉色方森挂帅指挥,亲自带队到单位所在的西城区航天社区报到,了解社区社会面疫情管控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需求情况,立即动员组织单位干部职工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主动服从社区安排,到第一线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
州农业农村局、州农科院赴喜德开展 “专家进乡村”养殖技术科技培训活动
8月26日,州农业农村局正高级兽医师杜宁、州农科院正高级畜牧师、畜牧所所长符俊和畜牧所副所长、高级畜牧师陈益,赴喜德县红莫镇阿尼村开展“专家进乡村”养殖技术科技 -
凉山州科学技术局到州农科院调研交流
凉山州科学技术局到州农科院调研交流,就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达成了一致意见。 -
我院饲草饲料所专家赴凉山升腾牧草业有限公司开展 青贮玉米生产技术指导(图文)
8月23日,我院饲草所高级兽医师郝虎、高级畜牧师唐斌前往凉山升腾牧草业有限公司全株青贮玉米加工生产技术指导。 -
科技帮扶 解民所需(图文)
8月17~19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昭觉科技特派团团长罗晓玲带领荞麦产业组、肉牛产业组、马铃薯产三大业组赴昭觉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服务团由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昭觉团肉牛牦牛产业组组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功能研究室主任、牦牛营养与饲料岗位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之盛,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常见病研究与诊疗岗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之才、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二级研究员刘绍 -
州农科院饲草饲料研究所 前往昭觉县四开镇洛且博村开展冬闲田饲草种植 现场示范推广培训
2022年8月18日,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畜牧师、副院长何子拉带领饲草饲料所专家一行,前往昭觉县四开镇洛且博村开展冬闲田饲草种植现场示范推广培训。 -
州农科院玉米团队参加2022年四川省玉米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推进会暨玉米机收现场观摩验收会(图文)
2022年8月8日至9日,2022年四川省玉米重大技术协同推广项目推进会暨玉米机收现场观摩验收会在德阳市中江县举行,玉米全程机械化丰产高效生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凉山州试验点负责人钟林参加此次会议。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联合在昭觉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介活动(图文)
为推动凉山及昭觉县马铃薯与荞麦的产业持续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得到示范推广,助农增产增收,今年,国家产业体系两站联合在昭觉县地膜乡开展马铃薯与苦荞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展示,分别设“川凉薯10号、川凉芋1号、川凉芋13号、青薯9号”等数十个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和“川荞1号、云荞2号、六苦1901、西荞2号”4个苦荞优良新品种展示试验,同时开展苦荞机械生产新技术、马铃薯病虫害防控技术综合示范展示。 -
国家科技特派团在美姑县开荞麦减损收获技术培训大会(图文)
美姑县是凉山州苦荞主产大县,目前苦荞从种到收机械化程度低,传统的人工收获人工成本高,收获荞麦经过收割、晾晒、脱粒等环节,落粒严重,造成实际收获减产。利用燃油小型脱粒机,可弥补凉山州山区部分坡陡收割机无法收割到的缺点,设备轻巧,烧汽油便于在田间操作,而且因是机器脱粒,即使晾晒不是太干一样可以脱粒,而人工脱粒要求荞杆必需晒很干,脱粒时才能打下,若遇到阴雨天气就会对脱粒有较大影响,使用机器脱粒便于及时晾晒荞麦籽粒,有利于荞麦绿色生产加工。 -
凉山州农科院在帮扶村开展移风易俗治理暨洁美家庭评比活动
近日,为弘扬文明和谐新风,助力环境卫生整治,打造干净、有序、整洁、文明的居住环境,凉山州农科院在帮扶村——昭觉县比尔镇补各洛呷村开展洁美家庭评比活动。 -
凉山州农科院女职工参观家教家风主题展传承弘扬好家风
为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家教家风家训,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凉山州妇联举办了“家和万事兴——家教家风主题展”家风主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岗位科学家周洪友一行到凉山开展荞麦病虫害调查(图文)
荞麦主要生长在海拔1500以上的高寒山区,病虫害发生较少,因此,农民对病虫害认识不多。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寒地区荞麦田病虫害发生逐渐加重,已经影响到荞麦生产。为准确掌握病虫害在凉山发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确保荞麦增产,7月31日~8月1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岗位科学家、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周洪友一行5人到凉山州荞麦主产大县盐源县展开为期两天的调查。在盐源县白乌镇长麻村、面坝村、长坪子村,棉垭镇棉垭村、一碗水村、清河村等荞麦主产区每个村抽取5个点进行取样,每个点随机取50 -
凉山州农科院选育玉米新品种凉单十八号通过审定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粮油所龙永昌研究员团队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凉单十八号”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川农函〔2022〕456号),已公示。 -
凉山州农科院参加《加快凉山州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活动
7月28-29日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吉色方森带队,参加州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加快凉山州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的活动。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州综合试验站在昭觉开展荞麦机收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图文)
凉山苦荞种植面积100万亩,适合机器收获面积达30万亩以上。传统的人工收获耗时耗工,增加种植成本。人工收获荞麦需要经过收割、晾晒、脱粒等多个环节,落穗落粒十分严重,至少有30%以上的籽粒脱落田间而不能归仓,造成实际收获减产。利用机械收获,收割速度快,省工、省力,减少劳动力投入,节约种植成本;荞麦成熟期一步完成收割,收割干净,大大减少落穗落粒损失,增加实际产量;机械收割避免了田间晾晒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造成发霉的情况,有利于荞麦绿色生产加工。 -
中国农业大学植保专家范在丰教授到凉山开展玉米病虫害调查(图文)
2022年是凉山州一个特殊的年份,前期雨水特多,5至6月份连续多雨天气造成低温天气,玉米生长迟缓,7月初以来又是持续高温干旱少雨。这种气候导致了玉米粘虫、玉米螟虫、草地贪夜蛾、蚜虫等病虫及锈病、灰斑病的大发生。 -
院企合作共谋发展(图文)
2022年7月15日,以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及粮经作物科技园项目合作为契机,西昌农业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余自鸿等一行4人,来我院座谈交流。双方就西昌农投公司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与我院科研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