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张雄一行来昭觉县火普村调研高山蓝莓与荞麦、马铃薯高效复合种植试验示范,开展“科技支持火普村产业振兴现场观摩交流会”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4年8月16-18日,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生态农业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的“科技支撑火普村产业振兴现场观摩技术交流会”在昭觉县解放沟镇火普村召开。四川省农科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雄、四川省农科院科技合作处处长陈沧桑、四川省农科院经作所党委书记张小军、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吉色方森出席了本次会议,来自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合作处专家、凉山州蓝莓种植企业负责人和种植大户等3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省农科院经作所张小军书记向参会人员介绍了科技帮扶火普村发展特色产业的情况,观摩了“蓝莓+马铃薯”、“蓝莓+蔬菜”的高效复合种植模式,对州农科院间作在蓝莓行间的不同马铃薯品种进行了测产,每亩地增产1000kg以上,在同一块地里实现千斤粮、万元钱的效果。在基地示范带动下,火普村当地推广种植蓝莓面积超过了1000亩。
       州农科院吉色方森院长对高山发展蓝莓产业寄予厚望,蓝莓填补海拔2800米以上高山无经济作物的现状,高山蓝莓的晚熟特性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高山蓝莓粮经复合模式对保障粮食安全、充分利用土地给予充分肯定,最后,对蓝莓园区管理和粮食作物增产提出宝贵建议。
 

 
       州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王云梅与省农科院院经作所小浆果团队专家对当地村民、种植户代表开展了高山蓝莓采后修剪、马铃薯栽培要点和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方法等实用技术培训。通过本次技术交流和培训,参训人员掌握了蓝莓和马铃薯的种植管理技术,增强了应对病害防控的能力。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当地农种植户的高度评价,认为这次活动切实提高了他们的生产技能和水平。
 

       张雄副院长一行还对当地的蓝莓种植企业开展了调研,与园区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探讨蓝莓产业在高寒山区的发展方向。张雄副院长对当地的蓝莓产业发展模式给出了指导性意见,提出龙头企业、村集体、科技人员需要进一步的紧密合作,以企业管理种植、村集体提供政策和人员支持、科技人员解决瓶颈问题的合作模式发展当地蓝莓产业,进一步提升当地特色产业发展质量,促进乡村振兴。凉山州农业农村局曹吉祥等专家参与研讨并发言,为高山蓝莓产业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
 

     
责任编辑: 经作扬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