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视,科技赋能,企业引领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凉山州农科院彝区肉牛岗位参加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工作会暨巴中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2024年9月24-26日,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彝区肉牛岗位专家、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兽医师张涛及团队成员、正高级畜牧师王强赴巴中市参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工作会暨巴中市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会议由四川肉牛创新团队主办,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及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协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左之才教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草原牧业处付建勇处长,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洁明,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农林科学研究院相关领导,以及巴中市肉牛协会、巴中市各区(县)养牛界代表等47人参加此次会议。
会议由四川肉牛创新团队主办,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及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协办。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牛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初朝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左之才教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草原牧业处付建勇处长,巴中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何洁明,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及其团队成员,巴中市农业农村局、农林科学研究院相关领导,以及巴中市肉牛协会、巴中市各区(县)养牛界代表等47人参加此次会议。

25日上午,与会人员赴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基地县平昌县雅拉德荣海福特牛核心育种场、大巴山牧业有限公司现场参观、指导。
下午,首席专家与分别与各岗位专家签订第五轮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任务书。在培训交流环节,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甘佳副研究员作《澳大利亚、乌拉圭肉牛产业考察》交流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教授作《瘤牛的起源及中国瘤牛的分类地位研究》报告、巴中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巴山肉牛产业推进情况;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等交流发言。
下午,首席专家与分别与各岗位专家签订第五轮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任务书。在培训交流环节,四川肉牛创新团队岗位专家甘佳副研究员作《澳大利亚、乌拉圭肉牛产业考察》交流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雷教授作《瘤牛的起源及中国瘤牛的分类地位研究》报告、巴中市农业农村局汇报了巴山肉牛产业推进情况;各位领导、专家、企业代表等交流发言。

据悉,巴中市是四川现代肉牛产业大市,地方牛资源独特,市内有巴山牛、空山黄牛等优良地方品种,其中空山黄牛为巴中市特有地方品种,被纳入世界牛种名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肉牛产业发展,2022年出台了《巴中市巴山肉牛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提出力争用五年时间坐上四川肉牛产业“头把交椅”,到2027年,肉牛饲养量达到6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以上。巴中市政府现每年投入1300万余元支持肉牛产业及巴中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等科研业务单位的工作;自2022年以来,市级财政累计安排6600余万元支持巴山肉牛全产业链发展,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目前已创建省部级示范场10个,牛肉食品加工企业2个,大型屠宰场加工厂1家。由市政府对接雅拉德荣集团、上海宏盛建业投资集团等企业,已成功签约雅拉德荣百亿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集群、平昌县巴山肉牛产业融合发展项目等肉牛全产业链项目。2024年7月11日,在巴中召开了全省牛羊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现场会上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师李春华代表省农业农村厅对巴中市在全省肉牛产业集群建设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和积累的经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巴中市在肉牛产业方面的工作对做强巴山肉牛产业链条、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此次团队工作会暨巴中市肉牛产业发展座谈会的交流学习,彝区岗位团队认为,巴中市肉牛产业的自然禀赋、产业发展基础与凉山类似,一些产业政策、养殖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交流。相较于凉山,巴中肉牛产业在体量上有所不及,但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重视,从注重科技赋能,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大等高校院所的协作;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支持,配套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并具体落实;注重营商环境的建设,引进知名肉牛企业等方面开展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招商引资、养殖基地建设、饲草料供给保障、产业链条强链延链、财政金融方面着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省2个支持牛产业的集群发展项目(国家级的四川山地肉牛产业集群、省级的川南肉牛产业集群),巴中市都已入围,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进入了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这些举措值得凉山肉牛产业界学习和反思!
通过此次团队工作会暨巴中市肉牛产业发展座谈会的交流学习,彝区岗位团队认为,巴中市肉牛产业的自然禀赋、产业发展基础与凉山类似,一些产业政策、养殖模式可以相互借鉴、交流。相较于凉山,巴中肉牛产业在体量上有所不及,但近年来由于政府的大力倡导和重视,从注重科技赋能,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省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民大等高校院所的协作;积极争取国家级、省级项目支持,配套出台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并具体落实;注重营商环境的建设,引进知名肉牛企业等方面开展特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招商引资、养殖基地建设、饲草料供给保障、产业链条强链延链、财政金融方面着力,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全省2个支持牛产业的集群发展项目(国家级的四川山地肉牛产业集群、省级的川南肉牛产业集群),巴中市都已入围,并且做出了一定的成绩,可以说进入了全省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方阵。这些举措值得凉山肉牛产业界学习和反思!
责任编辑: 兽医
标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