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粮经融合及马铃薯新品种单产提升示范现场观摩会议在会东举行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作者:马海小梅 供图:马海小梅 审核:刘绍文 网编:马海小梅
  • /
  • 2024-09-20
  • /
  • Views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农业科技服务调优粮食产业结构,促进粮食产量和经济效益,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9月19日,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联合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在会东县姜州镇与江西街乡组织召开粮经融合及马铃薯新品种单产提升示范现场观摩会议。此次活动吸引了来自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驻川专家、凉山农业领域等单位的90多位专家、领导及企业代表参加。

       粮经融合模式展示。在姜州镇的石榴现代农业园区内,与会人员参观了“石榴+”复合种植示范区。该示范区展示包括红薯、油葵、百日草、红花甜荞以及辣椒在内的多种作物与石榴相结合的种植模式。州农科院专家详细介绍这些作物的种植模式和种植技术要求。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二级研究员刘绍文向现场观摩人员介绍了凉山州农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与会东县开展科技先行县建设的情况,以及实施石榴园套种旱稻、花生、辣椒等粮经作物的初步效果,同时指出粮经融合的生产模式是增粮增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途径,项目组要认真总结,筛选出最优的增粮增效模式并扩大示范,并在全州类似生态区推广应用。

       马铃薯新品种测产。参会人员在江西街乡碗厂村,实地观摩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的收获现场,并进行测产工作。经过现场测量,“云薯108”达到3750公斤的亩产量。凉山州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夏江文表示,后期我们将继续依托技术力量,在新品种引进和新技术应用上下足功夫,进一步提升马铃薯的产量和种植效益。

  四川省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省农科院二级研究员潘海平对此次观摩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下一步将继续大力推广科技措施,创新粮经融合种植新模式,以促进稳粮增收。他强调,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我们需要不断探索适合本地条件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次现场观摩会,不仅为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也为全州乃至全省范围内推广粮经融合模式树立典范。凉山州将继续致力于农业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责任编辑: 行办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