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品种助力马铃薯产业发展
为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提高马铃薯单产,降低干旱气候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2024年8月29~30日,凉山州农科院“中式熟化-川凉薯系列马铃薯新品种示范推广”团队邀请国家科技特派团成员周全卢研究员、布拖县教体科局科技股股长博基日曲及科室成员、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张峰博士等一行人对该团队在布拖县乐安镇益吉村“西部彝情新型科技农业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基地实施的“川西南高山大春马铃薯抗旱保墒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进行了现场测产。
“川西南高山大春马铃薯抗旱保墒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针对高海拔山地,水利设施设备缺乏,基本是无灌溉条件的“望天田”,集成以“选用抗逆高产品种、种薯处理、保水剂与覆膜配合保墒、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晚疫病综合防控”的核心技术,克服了春旱对马铃薯出苗晚、苗势弱、发根难,干旱胁迫引发种薯干腐、幼苗灼伤、缺苗断垄等不利影响,出苗率整体达到95%以上,增强了植株抗逆性,促进干物质转化,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该示范基地海拔2699米,示范种植了凉山州农科院自主育成的两个品种“川凉薯10号”、“川凉芋17”,种植面积3亩,测产结果分别为2564.2kg、2319kg,测产结果比当地非示范区增产20%以上,表明该技术增产增效显著,实用性强,同时表明两个品种在该区域适应性好,适宜大面积推广。
“川西南高山大春马铃薯抗旱保墒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针对高海拔山地,水利设施设备缺乏,基本是无灌溉条件的“望天田”,集成以“选用抗逆高产品种、种薯处理、保水剂与覆膜配合保墒、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晚疫病综合防控”的核心技术,克服了春旱对马铃薯出苗晚、苗势弱、发根难,干旱胁迫引发种薯干腐、幼苗灼伤、缺苗断垄等不利影响,出苗率整体达到95%以上,增强了植株抗逆性,促进干物质转化,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该示范基地海拔2699米,示范种植了凉山州农科院自主育成的两个品种“川凉薯10号”、“川凉芋17”,种植面积3亩,测产结果分别为2564.2kg、2319kg,测产结果比当地非示范区增产20%以上,表明该技术增产增效显著,实用性强,同时表明两个品种在该区域适应性好,适宜大面积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