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凉山州农科院专家组赴喜德县开展作物生产指导

  • 来源:
  • /
  • 作者:吉克呷呷 杨绍江 审核:刘绍文 供图:杨德琪 网编:杨馨
  • /
  • 2024-08-29
  • /
  • Views

  2024年8月24日至25日,凉山州农科院服务喜德县“三区人才”、四川麦类创新团队燕麦岗位专家团队成员、高级农艺师吉克呷呷邀请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高级农艺师杨绍江和高级农艺师杨德琪在喜德县沙马拉达乡依子觉莫村开展马铃薯、燕麦、玉米生产指导。
  专家组实地调查了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20”的种植情况,选取了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开展了现场取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当地亩植密度2400株,平均产量1857公斤,商品薯率83%。由于今年4月中旬至7月底连续降雨过多,当地未及时进行晚疫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为害严重,影响了产量。杨绍江现场给种植户讲解了晚疫病的危害和防治方法,强调晚疫病发生初期就要及时采取药剂防治,发病时就要及时采取药剂间隔7-10天交替使用防治。
  专家们到田间查看了燕麦品种示范情况,参加示范的两个燕麦品种总体表现良好,但发现部分田块有倒伏现象。田间仔细调查发现倒伏的燕麦茎秆细弱,分析原因主要是播种密度不均,倒伏田块播种密度偏大,导致植株长势偏弱,进入腊熟期后,燕麦籽粒重、茎秆弱,才造成倒伏。吉克呷呷结合实际情况现场给种植户宣讲了燕麦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燕麦生产技术要点。
  专家组还到年初发放给农户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大天2416”“大天1888”示范地查看品种表现。目前,两个玉米品种都已进入灌浆后期,两个品种均表现优良,深受种植户喜爱。
责任编辑: 科管
标签: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