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示公告 >> 正文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度单位预算编制说明

  • 来源:
  • /
  • 作者:作者:刘安碧 审核:黄卫平 编审:刘安碧
  • /
  • 2025-03-21
  • /
  • Views

第一部分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概况
一、基本职能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职能简介。
承担围绕凉山州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农、牧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类研究。具体为:开展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和配套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水果、蔬菜、荞麦、蚕桑、烤烟、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研究与应用;开展作物病虫草鼠害等灾变规律及应对技术研究,农产品安全及公共卫生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土壤、肥料等质量检测、应用、评价、研发与土壤保育与污染损害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畜禽遗传资源评估、保护、引种、选育与养殖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与畜禽产品安全及公共卫生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牧草种质资源收集整理、评价、保护与开发利用,牧草引种、选育、栽培、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动物营养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现代农牧业机械设备、设施引进、研发示范与推广应用等工作;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技术交易等;开展乡村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研究与应用。
二、2025年主要工作
2025年,州农科院要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州委的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遵循指引,贯彻落实中央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提升治理效能。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激发创新发展动力,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
1、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深入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推动与工作实践融会贯通,为协同创新做好思想保障。
2、着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完善领导干部年度考核评优办法,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织干部培训,提升干部“七种”能力;强化干部交流挂职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营造干事创业浓厚氛围。
3、深化党建+科研双线运行机制,为农业强州建设增强科技动能。
(二)、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服务运行机制
深入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部署,建议将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纳入州委深改领导小组任务清单,聚焦在建设农业强州中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制定出台《关于赋权赋能州属农业科研机构在“农业强州”发挥创新作用的若干政策措施》。
1、破除影响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州级各有关部门要在思想上与政策上落实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要求,按照中央和省委、州委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科研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主动破除科研体制障碍。二是理顺农业科研体制机制关系,参照省农科院改革实施办法,充分尊重和完善落实农业科研机构自主权,采取有力措施落实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动力的系列政策。
2、赋权赋能落实科研机构运行自主权。包括根据农业强州需要自主设立和调整内设机构、自主聘用内设机构负责人,自主开展职称评审,自主制定和执行人员配备、新进人员计划,自主引进硕士及以上紧缺人才,重点支持保障优势学科团队人才引进需求;,在编制内按程序办理用编入编手续,不受用编进人计划限制。
3、切实贯彻执行省、州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政策。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在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科研经费管理、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方面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畅通执行渠道,充分释放科研人员创新动力。
4、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按照“先确权、后转化”模式,与成果完成人(团队)通过约定权属比例方式,对职务科技成果进行分割确权,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明确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围、分配方式、实施路径等。
5、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着力培养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完善青年创新人才发现、选拔、培养机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员待遇。建立资深专家与新进专业技术人员传帮带制度,做好青年科技人才个性化成长服务;出台本院专业技术人员学历提升补助制度;制定重大项目、重要课题“接班人”培养制度。
6、建立州本级财政农业科技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完善各级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使用机制,健全财政科技计划执行和专业机构管理体制。扩大财政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
(三)、围绕州委、州政府“农业强州”战略,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
1、种植业
(1)粮油高产攻关。马铃薯、荞麦、燕麦、玉米、小麦、水稻等粮油作物科研团队,以作物为单位,依托现有科研项目,设立产量攻关目标,在全州范围内全力开展高产攻关和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集成。
(2)新品种引选育。各作物育种团队围绕国内外科研现状,制定具有前瞻性的育种目标,广泛开展马铃薯、荞麦、燕麦、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引进、筛选、选育。
2、畜牧业
(1)地方优良畜禽品种保护。对凉山牛、德昌水牛、木里牦牛、会理驴、岩鹰鸡等畜禽品种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探索相关品种的分子种质特性,挖掘肉品质、繁殖生产性能、抗逆性、饲料转化率等多种高产优质性状的新靶点,创制种业创新的基因素材。
(2)改良畜禽品种。以黑毛和牛、安格斯等肉质优良品种为父本对凉山牛进行遗传改良试验,提高凉山牛生产优质肉效率,形成一定数量群体的肉用品系(凉山)牛,提升凉山畜禽产品供应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凉山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开发利用本地羊,用国内外优良肉羊品种杂交改良建昌黑山羊、凉山半细毛羊,力争培育多胎肉羊新品系。
(3)畜禽疫病防治。针对病毒、细菌、寄生虫类病防治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疫情预警预报、疫病诊断、绿色防治、技术培训等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工作。
(4)饲草品种选育。立足产业发展核心,用系统评价和创制优良饲草种质资源手段,筛选紫花苜蓿、光叶紫花苕、扁穗雀麦、燕麦、狼尾草属等牧草资源,创制优异种质,选育适合本地区的优质饲草新品种(系),配套新品种(系)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粮-经-饲”高效复合种植技术,建立新品种繁殖和示范基地。
3、农机装备
(1)引进示范山地农机。结合凉山州地形地貌,筛选引进适合凉山山地的轻便农机,在全州范围内开展示范应用。
(2)改良提升现有农机装备。根据前期应用情况,改良现有自主研发的农机“凉农研1号”和花椒采摘器,提升适用性。
第二部分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2025年单位预算表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2025年单位预算表
af2d1c70be6f99f6bf0a359fdc7f1f09.zip (57.25 KB)

第三部分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
 2025年单位预算情况说明
一、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按照综合预算的原则,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所有收入和支出均纳入部门预算管理。收入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事业收入、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支出包括:科学技术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农林水支出、住房保障支出。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收支总预算4261.14万元,比2024年收支预算总数减少433.07万元,扣除上年结转资金、一次性安排等因素后,同口径减少122.09万元,主要是凉山州农科院2025年基本支出减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公用经费减少。
(一)收入预算情况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收入预算4261.14万元,其中:上年结转0万元,占0%;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261.14万元,占100%;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0万元,占0%。
(二)支出预算情况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支出预算4261.1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172.1万元,占98%;项目支出89.04万元,占2%。
二、财政拨款收支预算情况说明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4261.14万元,比2024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减少减少433.07万元,扣除上年结转资金、一次性安排等因素后,同口径减少122.09万元,主要是凉山州农科院2025年基本支出减少,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公用经费减少。
收入包括: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261.14万元、本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0万元;支出包括:科学技术支出3245.0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8.25万元、卫生健康支出181.47万元、农林水支出89.0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67.38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规模变化情况
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4383.23万元,比2024年预算数减少433.08万元,主要是凉山州农科院2025年结转资金减少,基本支出减少,公用经费减少。
(二)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结构情况
科学技术支出3245.00万元,占7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78.25万元,占11%;卫生健康支出181.47万元,占4%;农林水支出89.04万元,占2%;住房保障支出267.38万元,占6%。
(三)一般公共预算当年拨款具体使用情况
1、科学技术支出(类)技术研究与开发(款)机构运行(项):2025年预算数为3245.00万元,主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保障单位正常运行;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2025年预算数为318.83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2025年预算数为159.42万元,主要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
5、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2025年预算数为117.22万元,主要用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
6、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2025年预算数为57.52万元,主要用于: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缴费。
6、卫生健康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出(项):2025年预算数为6.73万元,主要用于:职工补充医疗保险缴费。
7、住房保障支出(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2025年预算数为267.38万元,主要用于:缴纳职工住房公积金。
8、农林水支出(类)农业农村(款)其他农业农村支出(项):2025年预算数为88.97万元,主要用于:项目支出,保障科研项目正常开展。
9、农林水支出(类)目标价格补贴(款)其他目标价格补贴(项):2025年预算数为0.07万元,主要用于:项目支出,保障科研项目正常开展。
四、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情况说明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4172.1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3684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其他社会保障缴费、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住房公积金、绩效工资、职业年金缴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公用经费488.1万元,主要包括:电费、 劳务费、水费、差旅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邮电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工会经费、咨询费、专用材料费、 维修(护)费、福利费、 印刷费、物业管理费。
五、“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安排情况说明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63.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经费0万元,公务接待费5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8.2万元。
(一)因公出国(境)经费与2024年预算持平。
主要原因是农科院预算无需要因公出国业务需求。根据州经济合作和外事局(港澳办)批准的2025年因公临时出国(境)安排,拟安排出国(境)团组0次, 0人。
(二)公务接待费与2024年预算持平。
主要原因是根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用支出标准。
2025年公务接待费计划用于接待州内外公务来访人员
(三)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较2024年预算下降23.62%。主要原因是2025年预算无公务用车购置计划,2024年预算购置1辆18万元公务用车。
单位现有业务用车6辆,后勤服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1辆,旅行车(含商务车)0辆,越野车5辆,大型客、货车辆,其他(面包车)0辆(农科院公务用车编制共7辆,实有6辆;其中:财政拨款经费6辆,自行承担经费1辆)。
 2025年安排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58.2万元,用于6辆业务用车燃油、维修、保险等方面支出,主要保障单位日常公务出行等工作开展(农科院公务用车编制共7辆,实有6辆;其中:财政拨款经费6辆,自行承担经费1辆)。
六、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说明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情况说明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2025年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安排的支出。
八、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
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为事业单位,按规定未使用机关运行的相关科目。
(二)政府采购情况
2025年,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安排政府采购预算43.65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预算33.65万元;政府采购工程预算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预算10万元。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底,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共有车辆6辆,其中,公务用车0辆、业务用车6辆、后勤服务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0台。
2025年部门预算未安排购置车辆及单位价值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
(四)预算绩效情况
绩效目标是预算编制的前提和基础,2025年凉山州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绩效目标管理的项目12个,从项目完成、项目效益、满意度等方面设置了绩效指标,综合反映项目预期完成的数量、成本、时效、质量,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情况,涉及预算89.0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拨款89.0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0万元。

第四部分  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支情况:指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支情况。
(二)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指本级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三)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
(四)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指离退休人员的支出。
(五)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未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项):指离退休人员的支出。
(六)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指部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支出。
(七)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指部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职业年金的支出。
(八)社会保障和就业(类)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款)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项):指除上述项目外,其他用于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方面的支出。
(九)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行政单位医疗(项):指行政单位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用于缴纳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十)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指事业单位用于缴纳单位基本医疗保险支出。
(十一)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公务员医疗补助(项):指行政单位及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用于集中缴纳公务员医疗补助支出。
(十二)住房保障(类)住房改革支出(款)住房公积金(项):指由单位及其在职职工按规定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支出。
(十三)基本支出:指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十四)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五)三公经费:纳入预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部门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六)政府采购 :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团体组织,采购对象必须属于采购目录或达到限额标准,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所规定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政府采购。












 
责任编辑: 计财安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