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帮扶助力凉山苦荞产业振兴
——国家科技特派团赴盐源开展科技帮扶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帮扶工作团工作的深入开展,盐源团荞麦产业组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栽培生理岗对盐源县荞麦产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从苦荞优良品种示范推广、栽培技术培训、轻简栽培技术应用示范,到苦荞加工企业对接、原料销售等方面开展帮扶活动,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年,特派团荞麦产业组对海拔2500~2800米的白乌、棉桠、黄草等荞麦主产区土地利用进行摸底调查。通过实地调研了解,这些乡镇地广人稀,户均土地面积达100亩以上。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口增加,土地利用率逐年降低,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实际,特派团荞麦产业组提出了协同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共同打造盐源县特色荞麦产业园区,以核心示范区带动周边广阔土地利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建设。在盐源县实现荞麦种植品种良种化、技术高效化、生产基地化、农民组织化、加工园区化、产业一体化,推动传统苦荞生产向现代苦荞产业跨越。该项目由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盐源科技特派团荞麦燕麦产业组组织实施,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栽培生理岗、成都大学、凉山州农科院、黄草镇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和配套技术支持。
7月18~20日,在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的情况下,该项目在黄草镇大拉箩村展开有序播种工作。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盐源团荞麦产业组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及团队成员刘纲、孙崇兰、谢兴武,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成都大学教授向达兵及团队成员邬晓勇博士、孙文君博士一行6人把4.5吨苦荞优良种子和3.5吨高效复合肥运送到当地,组织村组干部及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种植。
培训会上,罗晓玲从土地翻耕、苦荞优良品种选用、田间管理及收获、晾晒、贮藏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向达兵从当地苦荞种植优势及发展前景做了讲解,鼓励村民利用大面积的轮歇土地种植苦荞。特派团向村民承诺,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专家们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最新成果引入和应用于示范基地,通过规范化种植、富硒营养强化等提升苦荞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机械化减损脱粒联合收割技术,极大地提升苦荞的生产效率和减少产量损失。同时,引入苦荞龙头企业,通过定单收购,每年让引进的苦荞加工企业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全部收购原料,以增加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户得到实惠。
培训会结束,特派团兵分四路,带领由当地大部分妇女组成的播种队伍在大拉箩村350亩连片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夏荞麦播种活动。播种队伍按照特派团要求分为4个大组,每组分为2小组,一组负责播种,另一组负责施肥。两位皮卡车司机专门负责把种子和肥料运送到就近地块。播种、施肥的村民你追我赶,一会儿功夫,就从地的一端撒到了另一端,不到中午,第一块50亩的土地很快就撒播完毕。此时,4台中型旋耕机“突突突突”上阵了,操作手驾驶着机器在刚撒完种子的地里来回工作,每过之处,种子肥料就被旋耕机后面带的覆土装备浅浅的盖上一层土。
该项目的开展实施得到了当地农业农村局、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表示有了科技特派团的帮扶,让我们更有信心,以后会大力发展苦荞生产,利用大面积轮歇土地种植苦荞,希望特派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多多支持黄草镇苦荞生产,带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7月18~20日,在前期工作准备就绪的情况下,该项目在黄草镇大拉箩村展开有序播种工作。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盐源团荞麦产业组组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正高级农艺师罗晓玲及团队成员刘纲、孙崇兰、谢兴武,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成都大学教授向达兵及团队成员邬晓勇博士、孙文君博士一行6人把4.5吨苦荞优良种子和3.5吨高效复合肥运送到当地,组织村组干部及村民开展技术培训,指导种植。
培训会上,罗晓玲从土地翻耕、苦荞优良品种选用、田间管理及收获、晾晒、贮藏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向达兵从当地苦荞种植优势及发展前景做了讲解,鼓励村民利用大面积的轮歇土地种植苦荞。特派团向村民承诺,通过示范基地建设,专家们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的最新成果引入和应用于示范基地,通过规范化种植、富硒营养强化等提升苦荞的产量和品质。采用机械化减损脱粒联合收割技术,极大地提升苦荞的生产效率和减少产量损失。同时,引入苦荞龙头企业,通过定单收购,每年让引进的苦荞加工企业以不低于市场的价格全部收购原料,以增加收入,切切实实让农户得到实惠。
培训会结束,特派团兵分四路,带领由当地大部分妇女组成的播种队伍在大拉箩村350亩连片的土地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夏荞麦播种活动。播种队伍按照特派团要求分为4个大组,每组分为2小组,一组负责播种,另一组负责施肥。两位皮卡车司机专门负责把种子和肥料运送到就近地块。播种、施肥的村民你追我赶,一会儿功夫,就从地的一端撒到了另一端,不到中午,第一块50亩的土地很快就撒播完毕。此时,4台中型旋耕机“突突突突”上阵了,操作手驾驶着机器在刚撒完种子的地里来回工作,每过之处,种子肥料就被旋耕机后面带的覆土装备浅浅的盖上一层土。
该项目的开展实施得到了当地农业农村局、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好评,表示有了科技特派团的帮扶,让我们更有信心,以后会大力发展苦荞生产,利用大面积轮歇土地种植苦荞,希望特派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多多支持黄草镇苦荞生产,带领当地百姓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相关资讯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 赴普格开展科技帮扶工作(图文)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荞麦产业组在盐源县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图文)
- 国家科技特派团马铃薯产业组赴喜德县开展技术服务
- 国家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到贵果集团美姑帆梦农业有限公司开展科技帮扶(图文)
- 科技帮扶助力苦荞生产发展(图文)
- 州农科院国家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在美姑县开展科技帮扶活动(图文)
- 州农科院国家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在越西县开展科技帮扶活动
- 国家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赴昭觉美姑等地开展技术服务(图文)
- 科技帮扶 解民所需(图文)
- 国家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 赴越西等地开展科技服务(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