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农科院开展艾草+粮经带状多复合模式试验探索
4月2-3日,凉山州农科院凉山特色优势艾草园粮经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主持人付立会,凉山州农科院经作所所长王云梅,带领团队成员在会东县江西街大村村凉山艾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代艾草种植园开展艾草带状套作彩色花生和艾草带状套作红花甜荞,苦荞栽培技术试验示范。
艾草+粮经带状多复合模式设置了艾草+马铃薯、艾草+荞麦、艾草+花生、艾草+旱稻、艾草+玉米等模式进行试验,旨在寻找适宜于艾草套作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品种及套作的适宜播幅。前期已开展了马铃薯的套作,目前正值花生和荞麦播种时间,随后还将继续套作玉米和旱稻。本次试验的花生品种为四川省农科院提供的蜀花9号和蜀彩花1号。蜀花9号属珍珠豆型高糖低脂红花生品种,属高糖低脂水果型花生新品种,品质优良,口感香甜,外形美观,已在省内多地进行示范推广,价格较普通花生高15-50%。蜀彩花1号具有高精氨酸、高硒、高钾含量的优良特性,是目前餐桌上最时尚的高档佳肴和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也是当今高效农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稀有作物之一。荞麦品种选择的是凉山州农科院的红花甜荞品种LT01及苦荞品种LK01和成苦2号,均为在凉山州适宜地区进行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
各项目组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设3次重复。艾草套作花生开厢为1米,2米,3米,4米带状套作,采用膜上用打孔器打孔播种。每厢种植2行,窝距32公分,亩密度5550窝。每孔播2粒种子,播完盖土。艾草套作甜荞和苦荞,也分别采用厢宽为1米,2米,3米,4米的带状套作进行。精细整地后加大用种量撒播以期控制草害,亩用种量18公斤。
项目组为凉山艾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生物有机肥8吨,底肥0.5吨,杀虫药20公斤。播种过程中还对农户从底肥、有机肥、种子的密度控制、病虫害的防治、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了培训。共培训农户20人,农技人员2人,达到预期效果。
后期项目组还将继续为艾草种植提供新品种及新技术支撑,助力艾草产业与粮食作物健康发展。
艾草+粮经带状多复合模式设置了艾草+马铃薯、艾草+荞麦、艾草+花生、艾草+旱稻、艾草+玉米等模式进行试验,旨在寻找适宜于艾草套作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品种及套作的适宜播幅。前期已开展了马铃薯的套作,目前正值花生和荞麦播种时间,随后还将继续套作玉米和旱稻。本次试验的花生品种为四川省农科院提供的蜀花9号和蜀彩花1号。蜀花9号属珍珠豆型高糖低脂红花生品种,属高糖低脂水果型花生新品种,品质优良,口感香甜,外形美观,已在省内多地进行示范推广,价格较普通花生高15-50%。蜀彩花1号具有高精氨酸、高硒、高钾含量的优良特性,是目前餐桌上最时尚的高档佳肴和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也是当今高效农业中最有发展前景的稀有作物之一。荞麦品种选择的是凉山州农科院的红花甜荞品种LT01及苦荞品种LK01和成苦2号,均为在凉山州适宜地区进行推广的高产优质品种。
各项目组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设3次重复。艾草套作花生开厢为1米,2米,3米,4米带状套作,采用膜上用打孔器打孔播种。每厢种植2行,窝距32公分,亩密度5550窝。每孔播2粒种子,播完盖土。艾草套作甜荞和苦荞,也分别采用厢宽为1米,2米,3米,4米的带状套作进行。精细整地后加大用种量撒播以期控制草害,亩用种量18公斤。
项目组为凉山艾特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生物有机肥8吨,底肥0.5吨,杀虫药20公斤。播种过程中还对农户从底肥、有机肥、种子的密度控制、病虫害的防治、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进行了培训。共培训农户20人,农技人员2人,达到预期效果。
后期项目组还将继续为艾草种植提供新品种及新技术支撑,助力艾草产业与粮食作物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