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薯类团队助力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


  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步伐,向更高产、更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进军,带着这一明确的目的,凉山州农科院四川薯类创新团队育种岗位专家、二级研究员徐成勇和经作所副所长、栽培岗位专家夏江文带领团队成员,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四川省农科院夏繁基地进行考察学习。

  此次考察活动由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潘海平牵头组织进行。7月9日下午,经过冒雨长途跋涉,考察组一行终于赶到马尔康市脚木足乡孔龙村四川省农科院夏繁基地,考察组先后参观了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李华鹏博士组织实施的国家马铃薯西南地区区域性试验、西南地区新品种试验及杂交繁育新品种基地。并观摩和学习李华鹏博士团队马铃薯杂交技术和种植经验。在观摩学习过程中发现,由于脚木足乡孔龙村地处偏僻地区,交通不方便,给管理者在管理上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田间薯苗部分出现苗弱,感染早晚病现象。



  建议:

  1. 加强早晚疫病的防治,使用凯特或银发利+0.5%磷酸二氢钾液,进行叶面喷施,防治马铃薯病害和叶面追肥。

  2. 针对薯苗部分弱的情况,使用大量元素平衡性水溶肥(N:P:K=20%:20%:20%)7.5kg+中量元素(Ca、Mg、Zn)1.5kg,进行根部液体追施。

  3. 这段时间雨水多,对排水沟进行适量的加深,尽量做到雨停田间不积水。

  4. 建议当地政府能尽快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为种植户谋福利。 7月10号,凉山州农科院马铃薯专家一行,来到了绵阳市农科院,参观了其马铃薯组培苗和脱毒薯的生产,购买和预订了几个适合凉山地区种植的脱毒马铃薯品种,为改善和丰富当地老百姓马铃薯种植资源,尽上一个农科人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 经作扬媚
标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