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凉山州马铃薯当前旱情应急建议

凉山州马铃薯专家下沉当前旱情马铃薯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徐成勇 供图:徐成勇 审核:何子拉 网编:杨绍江
  • /
  • 2023-05-11
  • /
  • Views 3355

       马铃薯是我州种植面积第二的粮经作物,是二半山(海拔1800米)以上地区最重要的粮经作物,占山区粮食种植面积的40%左右,产量、产值占50%以上,事关山区250多万农民的粮食安全、增产增收。
       2023年全州大春马铃薯面积207.9万亩,播种时间2月中下旬~3月上旬,正常出苗在4月中下旬,由于工程性缺水,马铃薯主产区基本无灌溉条件,1-4月降水量较2022年降低127.5〜154.9mm,3月平均气温较2022年降低0.9-1.9℃,4月平均气温较2022年升高2.6〜3.4℃,持续高温,降水量偏少且降雨区域分布不衡,春季持续连旱特别严重。马铃薯是喜水作物,整个生育期特别是苗期对土壤墒情反应敏感,苗期遇到干旱胁迫会引起种薯干腐、幼苗灼伤、缺苗断垄,直接影响后期产量形成。
       为响应四川省农业农村厅4月26日召开的全省农业旱情调度暨抗旱工作部署视频会议精神“坚决打赢抗旱夺丰收攻坚战,实现新时代‘天府粮仓’真装粮、多装粮、装好粮”的目标任务,5月4-10日凉山州农科院、成都农林科学院马铃薯专家团队奔赴喜德、会东、昭觉、布拖马铃薯主产区的12个乡镇的田间地头,指导当前抗旱夺丰收行动。在各县农业农村局有关技术人员的配合下,积极开展工作,调查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进行调查,每个乡镇选取3块样地,每块地面积大于667m2,每块地调查9点,每点15m2,共36块地324个样方。通过对亩播种密度,苗基本苗,出苗率及田间植株长势进行调查,为生产决策提供建议:
      一、田间调查结果
       1、品种,青薯9号、川凉芋13、川凉芋14、南剑、V7、冀张薯12号、云薯108、川凉薯10号。
       2、亩播种密度3100〜3500株,苗基本苗2089〜2480株,出苗率68.6%〜94.5%;亩播种密度3500以上〜4000株,苗基本苗2617〜2980株,出苗率70.7%〜74.5%;亩播种密度4000株以上〜5000株,苗基本苗3190〜4242株,出苗率64.6%〜89.9%。坡度较大、地下水位低的地块出苗率在30%以下。
       3、株高15〜20㎝,现蕾〜初花期,马铃薯植株受到干旱胁迫后导致萎爲、植株变矮、主茎减少变细、叶面积和干物质含量下降、根系缩短,影响植株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输送;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低,影响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降低蒸腾速率,体内有害物质增加,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差。
       二、生产应急建议
       1、对于出苗率低于30%地块,建议在土壤墒情较好时,补种荞麦、豆类或其他适宜作物。
       2、及时进行田间中耕除草培土和施肥,截断土壤毛细管,降低水分蒸发;干旱严重又无法浇水,可使用亚硫酸氢钠、腐植酸,氯化钙、黄腐酸(FA)、三唑酮、冠醚等抗蒸腾剂进行叶面喷施,达到减少叶面水分蒸腾的作用;有灌溉和浇水的条件地方,及时灌溉和浇水缓解旱情。
       3、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重点防治早、晚疫病、病毒病等病害。早疫病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每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1〜2次;预防病毒病要及时防治蚜虫切断传染途径,定期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大田和周边寄主的蚜虫。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提高植株抗病性。在雨季来临之前备足晚疫病防治药剂,田间达到根据气象预报或马铃薯晚疫病预测预警系统防控晚疫病。晚疫病重在预防,可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250g/L嘧菌酯悬浮剂喷施,后期选用氟啶胺、氟噻唑吡乙酮等治疗性药剂针对性施治。
       4、提早做好排涝工作,防止雨季到来时又形成涝灾而产生次生灾害损失。

                  
                  
                  
                 
                  
责任编辑: 高寒绍江
标签:


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