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野生荞麦资源的考察与收集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王俊珍 供图:王俊珍 审核:黄卫平 网编:杨绍江
  • /
  • 2023-09-28
  • /
  • Views

    为了选育出高抗、优质、高产适广荞麦新品种,2023年9月16~22日,凉山州农科院荞麦野生资源收集项目组8人在黄卫平副院长的带领下与四川农业大学陈蕙研究团队6人组成野生荞麦考察队在四川省阿坝州和甘孜州进行了野生荞麦调查和收集工作。考察收集路线为成都——汶川县—马尔康—金川县—丹巴县—小金县—丹巴县—康定巿—雅安巿。
    调查收集内容主要包括野生荞麦的地理分布范围、生境特点、种群数量和形态特征,详细记录其经纬度和海拔高度并拍照留存,对已有成熟种子的野生荞麦收集种子,编号并记录特征。
    野生荞麦的落粒性强,难以采集到成熟种子,能够采集到的种子往往成熟度较差,导致野生种难以异地保存与繁殖。针对这一难点,此次考察收集活动采取植株和种子两种收集方式,对生长状况良好的植株,直接采集植株移植到野生荞麦资源保护圃中进行保护并收集种子,对生长状态较差的植株尽可能收集种子,以上收集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野生资源的保存效率。对生长状态较差且不能收集到种子的植株,直接做成标本。
    此次考察收集到金荞麦、细柄野荞麦、苦荞麦野生近缘种、疏穗野荞麦、理县野荞麦、灌野荞麦等6个种共计64份野生荞麦资源,其中苦荞麦野生近缘种种子22份、金荞麦植株16份29株和细柄野荞麦种子23份,植株标本4个。
    下一步项目组将对收集到的资源进行异位保护相关技术研究,开展有性杂交、胚胎拯救等相关技术研究,创制具有突破性的新种质,为丰富栽培荞麦的遗传多样性奠定基础。
           

          

          

责任编辑: 高寒绍江
标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