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昭觉团首发出征开展科技帮扶工作
3月28日上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四川团在成都举行启动仪式暨首发团授旗仪式后,下午,四川昭觉团首发出征奔赴大凉山开展科技帮扶活动。
3月29日上午,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带队,四川农业大学、凉山州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特派团在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区虹谷牛场开展肉牛养殖技术现场培训会。
来自昭觉县各乡镇的养殖大户等80余人聚集在饲料贮藏车间外听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特派团成员马晓平讲解肉牛养殖技术。“选牛和运输应急是肉牛养殖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马晓平介绍,在选牛过程中应关注牛的健康状况和相关资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在车上铺设秸秆等防止牛滑倒。运回农场后需进行隔离、观察,不能立即饮水和进食,在观察至少4个小时以后,每头牛少量饮水,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待牛状态稳定后,可少量进食。特派团一行还实地考察牛舍,与当地农业部门及企业交流当地肉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下午,在昭觉县地莫镇,山坡上的大片土地被开垦成一片片1亩左右的坡地一旁,特派团为当地准备了1000公斤川荞二号、云荞二号等优良苦荞品种种子。在现场,特派团通过设置机犁点播、人工条播、小窝点播、人工撒播4种方式,向种植户讲解机械化生产产业发展的优势。机器驶过,前端通过犁田实现开沟覆土,后端两人通过播撒种子,很快便完成一行作业。“相比较之下,机械化生产可极大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播种质量,让荞麦在生长期抗倒伏。”罗晓玲介绍,机犁点播方式在3个人的配合下,1小时便可完成1亩地的开沟、播种、覆土等工作。而其余3种方式,为传统人工作业,如人工条播,需要开沟、施肥、撒种、覆土,每亩地2个人作业需要1天时间。国家科技特派团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还通过亲身操作,向当地种植户、县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等讲解了荞麦品种选择、施肥用量、荞麦精量播种和机械化种植技术等方面技巧,为当地种植户提质增收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文、图:孙崇兰)
3月29日上午,由四川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农村厅领导带队,四川农业大学、凉山州农科院等单位组成的专家特派团在昭觉县涪昭现代农业区虹谷牛场开展肉牛养殖技术现场培训会。
来自昭觉县各乡镇的养殖大户等80余人聚集在饲料贮藏车间外听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特派团成员马晓平讲解肉牛养殖技术。“选牛和运输应急是肉牛养殖需要重视的一个关键环节。”马晓平介绍,在选牛过程中应关注牛的健康状况和相关资质。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在车上铺设秸秆等防止牛滑倒。运回农场后需进行隔离、观察,不能立即饮水和进食,在观察至少4个小时以后,每头牛少量饮水,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待牛状态稳定后,可少量进食。特派团一行还实地考察牛舍,与当地农业部门及企业交流当地肉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专业的指导意见。
下午,在昭觉县地莫镇,山坡上的大片土地被开垦成一片片1亩左右的坡地一旁,特派团为当地准备了1000公斤川荞二号、云荞二号等优良苦荞品种种子。在现场,特派团通过设置机犁点播、人工条播、小窝点播、人工撒播4种方式,向种植户讲解机械化生产产业发展的优势。机器驶过,前端通过犁田实现开沟覆土,后端两人通过播撒种子,很快便完成一行作业。“相比较之下,机械化生产可极大提升生产效率,还可以提高播种质量,让荞麦在生长期抗倒伏。”罗晓玲介绍,机犁点播方式在3个人的配合下,1小时便可完成1亩地的开沟、播种、覆土等工作。而其余3种方式,为传统人工作业,如人工条播,需要开沟、施肥、撒种、覆土,每亩地2个人作业需要1天时间。国家科技特派团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还通过亲身操作,向当地种植户、县农业部门农技人员等讲解了荞麦品种选择、施肥用量、荞麦精量播种和机械化种植技术等方面技巧,为当地种植户提质增收发展注入科技力量。
(文、图:孙崇兰)
责任编辑: 科管
标签:
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