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农科院国家科技特派团 参加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在成都举行启动仪式
- 来源:
- /
- 作者:文、图:孙崇兰;审核:刘绍文
- /
- 2022-04-05
- /
- Views


3月28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组部等六部委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科技特派团要求。今年,按照“一县一团”模式,中组部等六部委向四川省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的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选派由260名央属单位和省内外专家组成的25个科技特派团,以科技帮扶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凉山州昭觉县作为这次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被确定为四川首发团队参
加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启动仪式。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凉山农科院高级农艺师、国家科技特派团昭觉团团长罗晓玲在启动会上作了题为《昭觉大地纯更忙,科技服务正当时》发言。,具体内容如如下。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昭觉县贫困村考察调研,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我们明确努力方向,鼓足发展劲头,干群齐心协力,实现了脱贫攻坚的历史性跨越。全面脱贫后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重中之重。值此关键时期,中组部等6部委联合统筹全国涉农科技人才资源,选派科技特派团集中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非常重大,必将激发脱贫地区乡村振兴强劲动能。能够成为其中一员并担任国家科技特派团昭觉团团长,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此次我们团队由中央、省级和州级共25名专家组成,主攻荞麦燕麦、大宗淡水鱼、绒毛用羊、肉牛牦牛、肉羊、马铃薯、大麦青稞等产业技术,非常契合昭觉县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定位需求。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发扬科学家精神和工匠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将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科技引领昭觉县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农村更美,带领团队不负组织重托、高质量完成任务。
一、当好产业需求“调研员”,发挥好智库参谋作用。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全面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是关键。我们将抓住春耕农作时节,组织专家开展实地调研,深入调研马铃薯、荞麦燕麦、畜牧、优势蔬菜等本地主导产业,并结合市场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摸清昭觉农业产业现状、发展瓶颈,对症下药、因地施技,帮助老百姓科学规划农业产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二、当好高新技术“推广员”,发挥好科技引领作用。乡村振兴,离不开科技赋能。围绕昭觉农业产业补短提质,我们将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建设集成,建立荞麦、马铃薯、兔、肉羊、水产、低成本非粮饲料的加工贮藏示范园、示范片、示范点和良种繁育基地,突出示范引领,构建现代绿色农业产业体系。突出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研究推广苦荞、大麦、马铃薯、天府黑兔、凉山半细毛羊优良品种和高产高效栽培养殖技术,改良优质绿色品种,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种质资源库,全力促进昭觉传统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三、当好本土人才“培训员”,发挥好传帮带教作用。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脱贫地区要想壮大特色产业富农增收,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激发本地群众和本土人才自主发展能力和强大内生动力。我们将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理念,加大农产技术培训力度,开展苦荞富硒栽培、机械收获、马铃薯新品种、病虫害防治、肉牛疾病诊疗现场会,组织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水产产业技术、肉牛常见多发病诊疗、操作等方面技术培训,除现场服务外提供在线技术服务指导,大幅提升老百姓生产技术和发展水平,集中培养一大批“土专家”、“田秀才”,为昭觉农业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启动会后授旗仪式结束,昭觉特派团作为四川首发团出征奔赴大凉山昭觉县开展科技帮扶活动。
责任编辑: 科管
标签:
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