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专合社健康发展
为更加深入的贯彻和执行国家提出的粮食安全这一重大的国策,进一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提升马铃薯的品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民增收贡献科技力量。
6月26—27日,凉山州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正高级农艺师夏江文带领团队成员,先后来到会东县铅锌镇杨刚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会东县宝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专家深入田间仔细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1.早熟品种沃土5号,由于连续的雨水和高温交替,感染马铃薯早、晚疫病的植株增多。
2.田间薯苗大部分长势正常,小部分薯苗偏弱。
3.田间低洼地段薯苗感病较严重,已经出现苗势早衰的情况。
4.田间厢沟杂草较多,排水不通畅,有积水现象发生。
5.田间还有少量杂株未进行清除。
建议:
1.加强对早晚疫病的防治,使用增威赢倍(或凯特或银发利)+0.5%磷酸二氢钾液,对全田进行叶面喷施,防治马铃薯病害和叶面追肥。
2.针对植株长势较弱的情况,使用大量元素平衡型水溶肥(N:P:K=20%:20%:20%)7.5kg+中量元素(ca、mg、zn)1.5kg,进行滴灌追肥。
3.对于低洼已经消苗的地块,进行收获分级出售。
4.进行杂草清除,清理排水沟,争取达到雨停田间不积水的效果。
5.进行田间杂株清除,保证马铃薯品种的纯度。
团队同时对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进行了搭架防倒伏处理,以增加马铃薯薯苗的通风透光性及植株的光合作用,为丰产打下基础,争取完成院内部署的高产攻关任务。
最后,团队提供一箱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烯酰吗啉,供会东县铅锌镇杨刚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防马铃薯晚疫病使用。
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王太才研究员,全程参与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效果显著。


6月26—27日,凉山州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正高级农艺师夏江文带领团队成员,先后来到会东县铅锌镇杨刚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会东县宝园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进行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专家深入田间仔细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发现:
1.早熟品种沃土5号,由于连续的雨水和高温交替,感染马铃薯早、晚疫病的植株增多。
2.田间薯苗大部分长势正常,小部分薯苗偏弱。
3.田间低洼地段薯苗感病较严重,已经出现苗势早衰的情况。
4.田间厢沟杂草较多,排水不通畅,有积水现象发生。
5.田间还有少量杂株未进行清除。
建议:
1.加强对早晚疫病的防治,使用增威赢倍(或凯特或银发利)+0.5%磷酸二氢钾液,对全田进行叶面喷施,防治马铃薯病害和叶面追肥。
2.针对植株长势较弱的情况,使用大量元素平衡型水溶肥(N:P:K=20%:20%:20%)7.5kg+中量元素(ca、mg、zn)1.5kg,进行滴灌追肥。
3.对于低洼已经消苗的地块,进行收获分级出售。
4.进行杂草清除,清理排水沟,争取达到雨停田间不积水的效果。
5.进行田间杂株清除,保证马铃薯品种的纯度。
团队同时对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08,进行了搭架防倒伏处理,以增加马铃薯薯苗的通风透光性及植株的光合作用,为丰产打下基础,争取完成院内部署的高产攻关任务。
最后,团队提供一箱马铃薯晚疫病防治药剂烯酰吗啉,供会东县铅锌镇杨刚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防马铃薯晚疫病使用。
会东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站长王太才研究员,全程参与马铃薯种植技术指导,技术指导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