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蚕桑基地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现代蚕业技术培训会在宁南召开
10月25日,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蚕桑基地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现代蚕业技术培训会在凉山州宁南县召开。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副站长杨远萍,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所长、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刚研究员,凉山州蚕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其明、副主任向荣辉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凉山州蚕业产业发展中心,凉山州农科院蚕烟所,凉山州蚕种场,西昌市蚕种场,凉山州农垦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宁南、会东、德昌、冕宁、普格、西昌、会理、甘洛、金阳9县市蚕业管理部门和茧丝企业的主要负责同志以及各类新型经营主体代表共计90余人参会。
州蚕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协同推广岗位专家向荣辉带领与会人员前往松新镇碧窝村,参观桑枝食用菌基地、移民后扶产业养蚕基地、省级五星蚕桑园区和作海养蚕工厂。

现场会由宁南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徐应品、宁南县南丝路集团公司总经理陈绍雄主持。期间,各县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受到启发,对秋冬季节培育桑枝食用菌表现出浓厚兴趣。与会领导对宁南蚕桑聚焦蚕业、提效延链,综合利用、多元开发的产业模式给予肯定。
26日下午,凉山州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蚕桑优质高效技术培训会召开。会议由蚕业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协同推广岗位专家向荣辉主持。会上,中共宁南县委副书记张波介绍蚕桑产业是宁南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宁南蚕桑产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发展,此次会议在宁南召开为宁南在应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发展现代蚕桑产业带来强大动力。
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桑树研究中心主任、协同推广岗位专家黄盖群就凉山州桑树种植现状研讨了七类突出问题,主要包括极端干旱气候、桑品种单一、病虫害防控、桑枝综合利用等方面。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增加区域品种数量、部分桑树开展夏伐和增施叶面肥等解决办法,推广普及了现代桑树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蚕病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协同推广岗位专家青学刚就凉山州家蚕健康养殖提出4点建议。一是“养蚕不消毒,卖茧只有哭”强调养蚕过程中消毒的重要性;二是“治未病”强调了“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蚕病防控基本原则;三是“养好小蚕一半收”强调了小蚕饲育的重要性;四是“小蚕靠火、大蚕靠风”等,介绍了健康养蚕的关键技术。
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家蚕研究中心主任肖文福、协同推广岗位专家就家蚕人工饲料共育和病虫害防治进行经验分享,介绍了人工饲料共育优势及短板。
宁南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陈国荣分享优质高效养蚕技术。





会上,各县各类蚕业新型经营主体代表交流发言。
四川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所长、四川省蚕桑创新团队首席、协同推广岗位专家刘刚出席会议并讲话。刘刚强调,凉山州拥有得天独厚的蚕桑产业发展的自然资源优势,蚕桑产业不仅经济效益稳定,还有水土保持的生态效益,更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健的生命力,与会同志要对蚕桑产业充满信心。
四川省蚕业管理总站副站长、协同推广推广首席杨远萍指出,蚕业管理、生产、经营、科技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要深刻领会国家、省、州在新时期新形式下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要在提高蚕业生产综合效益、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生产成本上下功夫。蚕业管理部门要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发挥协调机制优势,领导蚕农持续增收,共同推进凉山蚕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凉山州蚕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其明指出,今天参会的新型经营主体代表是壮大凉山蚕业生产规模的优秀分子,是务实苦干勤奋创业的典型代表,是示范引领、尊规守纪、感恩奋进、依靠蚕桑、热爱蚕桑、发展蚕桑的致富能人。希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在未来凉山蚕业发展进程中,带动亲朋好友、同村睦邻加入蚕桑产业,同心发力,携手并肩共同迈向追求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


















责任编辑: 蚕烟
标签:
相关资讯
- 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凉山州家蚕健康养殖技术交流座谈会在宁南县召开(图文)
-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2023年度蚕桑技术培训会在德昌召开(图文)
- 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暨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 在昭觉开展苦荞轻简减损收获技术培训会(图文)
- 凉山州高山蔬菜栽培技术培训会
- 凉山州瓜菜栽培技术培训会
- 凉山州蚕病检测防控技术培训会在昌召开
-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 年度工作启动及技术培训会在冕宁召开(图文)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在昭觉县开展苦荞产业技术培训会
- 农科所“三区”人才到雷波五官乡开展脐橙水肥一体化技术培训会(图文)
-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西昌综合试验站在冕宁县召开玉米百亩示范技术培训会(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