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体系、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联合在昭觉县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介活动(图文)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孙崇兰 供图:孙崇兰 网编:岳清超 审核:何子拉
  • /
  • 2022-08-10
  • /
  • Views 3872

    为推动凉山及昭觉县马铃薯与荞麦的产业持续发展,新品种、新技术得到示范推广,助农增产增收,今年,国家产业体系两站联合在昭觉县地膜乡开展马铃薯与苦荞新品种及栽培技术展示,分别设“川凉薯10号、川凉芋1号、川凉芋13号、青薯9号”等数十个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和“川荞1号、云荞2号、六苦1901、西荞2号”4个苦荞优良新品种展示试验,同时开展苦荞机械生产新技术、马铃薯病虫害防控技术综合示范展示。
    8月5日,国家科技特派团昭觉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及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及凉山综合试验站在昭觉县地膜想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推介活动,组织当地村民参加马铃薯收获及“荞麦机械轻简化收获减损技术”现场观摩。国家科技特派团昭觉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刘绍文研究员,国家科技特派团昭觉团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分别就马铃薯、荞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控技术做了培训。
    马铃薯新品种收获现场,刚出土的马铃薯像河滩上的鹅卵石堆满各品种展示小区,放眼望去,十分喜人,与连作马铃薯和地方品种形成鲜明对比。
    在荞麦新技术观摩现场,技术人员边讲解边示范荞麦小型机械脱粒,只见一把把带籽粒的荞麦秸秆从传输口进去,瞬间钻过飞速运转的工作区,哗哗哗,籽粒像开砸的消防水柱急速而出。半个多钟头时间,一亩多地的荞麦就变成干净的籽粒装进几个编织袋。从收拢荞麦把到脱粒装袋,整个过程只需2个人就能操作完成,与2人一上午才能完成一亩地脱粒去杂风净的人工脱粒比较,省力省工十分明显,节本增效突出。
    荞麦机械化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受到凉山荞麦主产区群众一致赞扬,目前,机械翻耕、播种已经普及,大型机械收割脱粒一体化、小型机械陡坡地脱粒等先进技术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生产方式。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保障。
    本次参加两站联合开展的观摩暨培训有32人,活动十分圆满!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
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