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州综合试验站在昭觉开展荞麦机收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图文)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孙崇兰 供图:孙崇兰 网编:岳清超 审核:何子拉
  • /
  • 2022-07-31
  • /
  • Views

    凉山苦荞种植面积100万亩,适合机器收获面积达30万亩以上。传统的人工收获耗时耗工,增加种植成本。人工收获荞麦需要经过收割、晾晒、脱粒等多个环节,落穗落粒十分严重,至少有30%以上的籽粒脱落田间而不能归仓,造成实际收获减产。利用机械收获,收割速度快,省工、省力,减少劳动力投入,节约种植成本;荞麦成熟期一步完成收割,收割干净,大大减少落穗落粒损失,增加实际产量;机械收割避免了田间晾晒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造成发霉的情况,有利于荞麦绿色生产加工。
    昭觉县荞麦机械收获仍然处于空白,为在凉山推广荞麦机械收获先进技术,帮助农户提高效益、节约种植成本,增产增收,7月29日,国家科技特派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凉山综合试验站、成都大学、昭觉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在昭觉县日哈乡古尔以达村开展机械收获现场观摩暨培训会,特别从外地租用一台大型机械并由长期从事机械收获的专业人员示范操作操作。越西、美姑、冕宁、盐源、昭觉5个示范县分管农业领导和科技人员、试验站团队全体成员及昭觉县日哈乡古尔以打村种养殖合作社等参加观摩培训,凉山苦荞加工龙头企业环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应邀参加观摩。
    培训会上,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介绍了荞麦机械收获的优点,强调因机械收割对荞麦成熟一致性要求严格,在种子选用时一定保证种子纯度,切忌选用混杂品种而成熟期不一致造成减产。同时对荞麦选种、病虫害防治、收获晾晒储存等做了培训讲解。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成都大学教授向达兵博士向参会人员介绍说,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把昭觉县作为科技支撑服务县域经济“一县一业”重点帮扶县,首席科学家任长忠研究员代表体系与昭觉县政府签订了帮扶协议,在体系大力支持下,昭觉县苦荞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年播种面积达10万亩以上。实行机械化生产,不仅大大减少劳动力投入,节约种植成本,有效提高农户种植苦荞积极性,还能有效恢复撂荒土地种植率,确保粮食安全。
    培训会结束,参会人员现场观摩机械收割,收割机操作手熟练驾驶机器在田里来回作业,只见大片大片的荞麦连籽粒带秸秆被迅速卷进巨大“铁嘴”,后面留下一道道整齐的碎秸秆。大山里的村民一边观看一边不停地说“嘿吉嘿” 嘿吉嘿” (彝语:给力)!不一会儿,眼前一大片金黄的荞麦就变成数袋籽粒摆放在田边。年过六旬的苦荞种植大户吉木子捧起刚收获的荞麦籽粒,连声称赞“瓦吉瓦”“瓦吉瓦”(彝语:太好啦)!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岁月的沧桑似乎瞬间消失。机械作业进行着,农户赞叹声不断,场面十分热闹。不到半天时间就把数十亩荞麦收割完毕。
    机收观摩结束,参会人员前往试验站在该村开展的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参观,让农户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该项工作的开展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称赞,认为机械收割解决了荞麦生产最大的收割难题,表示明年将利用大面积播种荞麦,增加收入。培训会与观摩活动在一片热烈的“咔沙沙”(彝语:谢谢)中圆满结束。
    29~31号,租用收割机继续无偿帮助古尔以打村农户收获已经成熟的数百亩荞麦,为农户节约很大劳动力。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