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事新闻 >> 正文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一行到盐源县调研荞麦产业(图文)

  • 来源:凉山农科网
  • /
  • 作者:孙崇兰 供图:孙崇兰 网编:岳清超 审核:何子拉
  • /
  • 2022-05-29
  • /
  • Views

  在疫情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吉林省白城市政协副主席、白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一行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千里迢迢辗转大半个中国奔赴大凉山盐源县调研指导荞麦燕麦产业发展及国家科技特派盐源团荞麦燕麦产业组科技服务工作。5月25日傍晚,任首席一行舟车劳顿,到达盐源县就与原凉山州人大副主任、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原站长熊仿秋亲切握手,相互问候,并就盐源县春季荞麦燕麦播种情况作交流讨论。早在2017年正值荞麦成熟季的8月底,科学家任长忠首次莅临盐源县指导。在白乌镇,看见一望无际荞麦燕麦,激动的连声赞叹。再次踏进盐源土地,非常高兴。
  26日上午,在农业农村局座谈交流,盐源县委常委、副县长张成武对任长忠一行关心指导盐源县荞麦燕麦产业发展表示感谢,同时介绍荞麦燕麦产业发展现状。张成武说,盐源县因海拔高度和气候因素,适合种植荞麦燕麦的土地十分广阔。十多年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从荞麦燕麦良种推广应用、栽培技术培训、与马铃薯轮作等方面给予了很大帮扶指导,不仅使盐源县荞麦燕麦产量有了显著提高,也带动了马铃薯增产。引进加工企业进行收购、建立加工厂,解决了原料销售难题,种植户把产品变为商品,增加了收入。但是近两年农户追求经济效益,发展花椒、烤烟等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致荞麦燕麦种植面积逐年减少,荞麦燕麦产业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随后,盐源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科霖补充发言。凉山苦荞加工龙头企业三匠苦荞有限公司代表简要介绍公司在盐源县建设工厂、收购原料、生产销售情况。
  接着,熊仿秋作指导发言:荞麦种植粗放、投入成本很低,与马铃薯轮作,能显著提高二者产量。希望县委县政府在抓生产发展时,给予荞麦发展空间,从政策上出台一些具体举措,发展绿色、生态、健康的苦荞燕麦,为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为凉山荞麦燕麦产业发展做贡献。
  最后,任长忠做指导:一是从荞麦燕麦品种中选育出早熟、抗倒伏、抗旱、耐贫瘠的品种进行播种;利用红花甜荞的观赏性打造旅游景观,把当地文化和荞麦“恋人花”的花语融合起来在泸沽湖走婚桥播种,吸引游客等方面打造盐源县荞麦燕麦高质量发展品牌。二是在荞麦高质量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上下功夫,打造盐源县“三品一标”。第三,从优良品种繁育基地建设、苦荞加工龙头企业帮扶、三产融合以及发挥国家科技特派团的作用、加强高水平的本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高质量产业发展的建议。任长忠希望当地职能部门给予国家科技特派团工作上的支持,政策上的鼓励,让国家科技特派团、国家产业体系、示范县科技人员一道努力,通过“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做”,实现“增收田地上,助推乡村美,带动产业兴”。
  州农科院副院长何子拉参会发言,简要介绍农科院情况及荞麦燕麦试验站开展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同时希望农科院与盐源县委县政府加强合作,与农业农村局一道共同为盐源县荞麦燕麦产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岗位科学家、云南省农科院研究员王莉花,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栽培生理岗位科学家、成都大学生物工程系主任向达兵博士,成都大学任远航博士随首席座谈调研,参加交流讨论,为盐源县苦荞产业发展谏言献策,理清思路;国家科技特派团盐源团荞麦燕麦产业组、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谢兴武、孙崇兰全程陪同调研座谈。
责任编辑: 粮油清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