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荞麦专家接受CCTV-7专访(图文)
全国小宗粮豆新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四川麦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凉山州西昌市五彩凉山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高级顾问,凉山州惠乔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顾问,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荞麦专家李发良于2017年11月16日,接受中央电视台农业与军事频道专访。 -
携手共同推进川渝秋荞产业发展(图文)
2017年11月8-11号,重庆市荞麦产业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刘光德教授一行6人,到凉山州的冕宁、昭觉、美姑等县实地考察秋荞。 -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驻美姑县农作乡驻村农技员团队在农作乡开展胡豆套作玉米、黄豆试验(图文)
针对美姑县农作乡瓦一觉、依色、卡俄、嘎洛觉四村仍有一定的玉米种植面积,玉米收获后,土地处于冬闲,利用作物之间长势、根系分布深度、吸肥、耐阴等特征特性不同,充分利用时间、空间、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潜力,玉米冬闲田采取套作模式,在11月初霜前后,播种一季胡豆,在预留带种植玉米,胡豆收获后种植黄豆,玉米黄豆在10月中上旬收获,达到一年三熟,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
-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专家赴喜德县开展农技人员业务提升培训(图文)
为全面提升农技人员对马铃薯、花椒病虫害识别、监测与防治水平,进一步促进喜德县马铃薯、花椒产业健康发展,2017年11月8日,受喜德县农牧局委托,凉山州西昌农科所专家徐成勇、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李洪浩博士到喜德县开展“马铃薯和花椒病虫害监测预警绿色防控技术示范与应用”培训。此次培训主要根据喜德县精准扶贫产业发展技术需求,针对性的开展马铃薯和花椒相关知识培训对农技人员业务提升培训和贫困户开展花椒秋季管理措施培训。 -
徐成勇参加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驻美姑县农作乡农技员团队2017年玉米新品种示范大田生产测产
2017年9月28日,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玉米专家王俊珍及驻美姑县农作乡农技员团队成员徐成勇、李发良、朱建锋、张荣,农作乡党委书记牛苦木良,村组代表组成测产组对2017年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驻美姑县农作乡农技员团队玉米新品种示范大田生产进行测产,测产组考察了瓦一觉村和依色村玉米大田生产现场,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四块田块进行现场测产。在有代表性的田块随机抽取一定面积的玉米,实收鲜重,取鲜重玉米样,然后晒干样本,并测出样本水分含量,最后折算亩产. -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专家赴布拖县开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专家业务提升培训(图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及阿坝、甘孜、凉山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暨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根据川农业函[2017]884号文精神,2017年10月27日,受布拖县教育和科学技术产权局委托,凉山州西昌农科所专家徐成勇研究员、余显荣高级农艺师到布拖县艾滋病防控教育中心开展四川科技扶贫在线专家业务提升培训。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岗位专家到我州秋荞麦产区调查(图文)
2017年10月24~25日,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岗位专家云南省农科院王莉花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周洪友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孟焕文、张笑宇、王吉凤副教授和孙道旺研究员一行6人到凉山州秋荞麦产区冕宁县回坪乡、美姑县拉马乡、牛牛坝乡、九口乡、昭觉县大坝乡进行秋荞麦病虫草害的调查和取样。 -
-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组织甘孜州泸定县“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3号生产示范”、“青薯9号一级种薯生产示范”现场测产(图文)
2017年8月3-4日,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邀请有关专家对甘孜州种子站、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凉山顺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在甘孜州泸定县燕子沟镇(原新兴乡)堡子村实施的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3号示范片、青薯9号一级种生产田进行现场验收,该示范片采取的技术措施:净作、单行垄作,行距0.66米,株距0.25米,亩植4400株,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复合肥(N 20:P2O5 8:K2O 12≥40%)200公斤。选择具有代表性农户岳子刚家承种植的1.01亩川凉芋13号,进行全田实收,最重单株4.9公斤,单株结薯22个,商 -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薯类岗位专家及团队成员到丽江市农科所交流学习(图文)
2017年7月31日,凉山州西昌农科所薯类岗位专家徐成勇、余显荣及团队成员杨绍江、张荣、赵骁玮、刘斌、马阿乾静坤到丽江市农科所交流学习。 -
携手助推四川及周边苦荞产业发展
2017年7月10日-12日,为推进四川及周边苦荞产业发展,重庆市苦荞产业体系的首席专家刘光德,邀请国家荞麦、燕麦产业体系岗位专家云南农科院的王莉花老师、四川麦类创新体系荞麦、燕麦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岗位专家西昌农科所的李发良老师及团队成员共7人,到重庆市城口县参加“2017年度重庆荞麦作物推进会及荞麦产业技术培训会议”。 -
大家为“稳粮增收脱贫致富”共同努力(图文)
2017年6月28日下午,“国家现代产业技术麦类创新团队2016年考评会”在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召开。这次考评会主要由四川省农业厅科教处副处长陈德全等组成的考评组。 -
携手合作提高科技能力 探索育种新目标(图文)
2017年6月14-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周美亮博士、四川农业大学邵继荣教授、四川旅游学院唐宇教授等一行在凉山州西昌农科所所长助理、高山站站长沈利州、支部书记朱剑锋、荞麦课题主持人李发良高级农艺师等陪同下,对凉山苦荞麦大面积生产及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荞麦科研基地种植的苦荞麦资源、国家荞麦区域、人工杂交及苦荞辐射育种试验等进行了考察。考察结束后三位教授对高山站多年开展的荞麦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 -
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顺利完成试验春播任务
为了培育出更多适应凉山高寒地区种植的燕麦荞麦优良品种,同时探索出一套先进的种植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从而达到粮食增产,经济增收,农民脱贫目的,春节假期刚结束,国家 -
凉山州藜麦引种试验示范苗期考察小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我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贫困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和州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今年我州开展了藜麦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效,2017年5月中下旬,由州农牧局组织凉山州种子站、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对目前藜麦出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当前生产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
凉山州西昌农科所派员参加四川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第二期培训会
农业部2017年第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要求,四川省现全面启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工作。此次登记品种名录共29种,新申报登记品种及过去审定、登记过的品种均要按《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要求进行登记,否则无法进行推广、宣传。 -
凉山州首次引进无人机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控(图文)
今年5月开始雨水较正常年份偏多,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提示,马铃薯晚疫病病菌已第一次侵染,5月22日,凉山州西昌农科所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邀请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办公室陈学才主任、王宗洪副主任、严新科长,凉山州植保站肖连康站长,四川薯类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治岗位专家组成员李洪浩博士等到昭觉县南坪村开展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在现场李洪浩博士就马铃薯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等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药剂选择、防治策略以及防护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并引进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无人机在凉山州西昌农科所昭觉马铃薯育种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