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到普格县开展科技服务与对接座谈会
6月27~28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普格团马铃薯产业组组长、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党委副书记刘绍文二级研究员,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站长、凉山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罗晓玲及产业组成员刘纲、汪扬媚,与特派团团长四川农业大学冯宗云教授及西昌学院李佩华教授、徐大勇博士等一行赴普格县开展产业调研与技术服务。


科技特派团专家们实地调研了普格县甘天地乡马铃薯新品种及高山乌洋芋、燕麦、荞麦种植情况,现场分析指出了高山乌洋芋苗情较差主要是播期太晚和今年反常的低温天气等因素造成,并对种植户现场简要讲解了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今后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燕麦、荞麦种植基础差,气候也影响了生长,致使苗情较差,应及时追肥。

调研完成后,科技特派团专家们与普格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县乡村振兴局和县教体科局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在县委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普格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邱洁对专家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普格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专家团队根据现场调研情况和产业需求进行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刘绍文研究员指出,对于普格县各个农业产业的发展要进一步理清思路,要形成具体的专家对接机制,特派团专家才能与县上的专家形成联动,同时也要做好产业资金配套;就马铃薯产业发展方面,普格县有食味好的乌洋芋品种,但是种植面积小,包装档次低、营销组织化程度低,可以通过分级和升级包装,提升产品的市场形象,打造普格特色品牌,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同时表示,马铃薯产业组明年将把建立好乌洋芋示范基地,开展分级包装示范作为一项重要帮扶任务。罗晓玲专家表示,燕麦、荞麦作为凉山州传统优势作物,具有生育周期短、技术要求低、食用价值高的特点,可利用撂荒地扩种和烤烟后茬复种,增加农民收入。并承诺在品种选择、种子提供、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帮助,助力普格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李佩华、徐大勇等专家也就新加入特派团后今后如何开展帮扶进行了交流和表态发言。最后特派团团长就计划7月11~15日期间组织普格特派团所有产业专家到普格县开展半年帮扶总结及特派团工作推进会与组织部进行了商议,并达成一致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