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动态 >> 正文

巩固脱贫成果 助力乡村振兴


IMG_20210508_100242.jpg

IMG_20210508_100717.jpg

 

凉山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深度贫困区三区三州之一。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决战胜利,凉山11个深度贫困县也随之摘掉贫困帽子。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以精准扶贫为己任,紧紧围绕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方针政策开展工作,结合研究实际,为苦荞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稳定苦荞种植面积,扩大加工量,使苦荞产业成为凉山少数民族地区支柱产业之一,促进农民增收,为凉山少数民族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

昭觉县是11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也是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多年来在体系支持下,凉山综合试验站与昭觉县农业农村局亲密合作开展试验示范工作,在洒拉地坡、日哈、补约、特布洛等高海拔乡开展荞麦燕麦品种展示、高产创建与良种推广试验,扩大推广面积,提高良种覆盖,推广绿色栽培技术,大幅提高产量。凉山试验站通过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建设原料地基,苦荞主产乡成立专业合作社,企业每年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苦荞,解决企业收购原料难题和农户销售难题,为昭觉县县域经济发展、农户脱贫奔康做出了较大贡献。

为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昭觉县把三岔河镇作为重点示范乡镇,在洒拉地坡建设万亩农业综合园区,连片田地通过改造建设以大棚草莓、蔬菜及玫瑰园为主的项目。园区大鹏周围、道路两旁及临河沟岸边不便于建设大棚的空地不能实施其他项目,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凉山综合试验站根据园区实际,发挥荞麦燕麦小宗作物优势,对园区空闲地块进行规划设计,并提供了苦荞、甜荞优良种子4吨,播种既有粮食收入又有观赏价值的苦荞、甜荞及燕麦千余亩。昭觉示范县派驻多名技术骨干,在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宗涛带领下长期驻扎洒拉地坡园区,带领当地农户进行千亩荞麦燕麦播种技术指导。试验站罗晓玲带领团队成员多次到三岔河镇与示范县一起开展培训指导工作,助力昭觉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打基础

                           (文、图:孙崇兰)

 

 

责任编辑: 科管科
标签:


相关资讯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