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号返回试验卫星搭载马铃薯杂交实生籽实生苗培育圆满完成
随“嫦娥5号” 返回试验卫星搭载的9份马铃薯杂交实生籽材料回收后,由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马铃薯育种岗位专家徐成勇研究员团队负责实施育种工作。从实生籽催芽处理到实生薯收获完成,历时255天。
自项目启动后,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度重视,整合技术力量,项目组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执行,过程严谨,资料详实完备。11月2日西昌市裕隆乡培育点实生薯收获,收获实生薯721个单株,收获率19.5%,由于西昌市裕隆点气候在实生苗生育期,温度持续过高,昼夜温差小,不适合马铃薯生长,致使实生苗成活率较低,地下匍匐茎不能正常膨大,部分匍匐茎伸出地表形成新的植株,收获的单株结薯个数少、薯块较小。11月16日邀请凉山州农牧局及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相关专家在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培育点现场收挖,通过对地上部分逐株考察,未发现地上部分植株有明显变异,收获实生薯591个单株;11月29日在凉山州马铃薯产业办公室指导下收获凉山州马铃薯良圆有限责任公司安宁镇网室扦插苗实生薯,共收获扦插实生薯217株。共计收获1529株单株。
从单株结薯数看:1~5个薯块的单株有921株,6~10个薯块的单株有375株,11~15个薯块的单株有150株,16~20个薯块的单株有51株,21~25个薯块的单株有12株,26~30个薯块的单株有10株,31-35个薯块的单株有3株,36~40个薯块的单株有6株,41~45个薯块的单株有1株。
从单株产量看:单株重0.1~0.5kg的有1400株,单株重0.51~1.0kg的有96株,单株重1.1~1.5kg的有23株,单株重1.51~2.0kg的有5株,单株重2.1~2.5kg的有3,单株重3.0~3.5kg的有1株,单株重4.0~4.5kg的有1株。
在凉山州西昌农科所高山作物研究站培育点发现两株重点材料,其中编号为HT9-26的单株重3.35kg(黄皮),编号为HT9-59的单株重4.1kg(红皮、黄肉带彩),于2015年11月16日收获时委托凉山州马铃薯良圆有限责任公司做组培扩繁。
在凉山州马铃薯良圆有限责任公司安宁镇扦插苗网室,发现一株编号为HTQ8-55的植株,株高1.42米,花色紫,株高70~80cm叶柄处结薯13个,其中地下部分结薯12个,薯块重0.77kg,最大薯块重0.2kg;地上部分结薯16个,薯块重0.2kg,薯型椭圆形,紫红皮,肉黄色,带紫圈。 明年拟对该材料地上薯块和地下薯块分别种植,重点观察。
上述收获的实生薯材料,为了保存其基因型暂不做淘汰,待明年进入选种圃鉴定后,综合生育期、薯型、薯皮光滑程度、薯块芽眼数量和深度,重点考察其产量和抗性,择优选择优异单株。
责任编辑: lsnk
标签:
相关资讯
-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