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农牧局领导赴昭觉调研航天马铃薯育种情况
9月10日,州农牧局局长王正、总农艺师赵超、州马铃薯产业办公室主任陈学才在州农科所所长马正华、副所长刘绍文等陪同下,到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调研马铃薯航天育种实生苗培育情况。
调研组在马铃薯实生苗移栽点一边察看一边听取四川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徐成勇汇报该项目工作开展情况。此次随“嫦娥5号” 返回试验卫星搭载上太空的马铃薯杂交实生籽材料共9份,成功回收后由四川薯类创新团队马铃薯育种岗位专家徐成勇负责实施育种工作。9份实生籽材料共8475粒于3月19日送省农科院植保所,先在35℃的恒温条件下处理45天,然后在相对湿度90%、温度25℃的恒温条件下催芽6天后,于5月11日送回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进行漂浮育苗。6月18日,第一批实生苗9个组合育苗37天后,移栽到西昌市裕隆繁育点大棚里;第二批和第三批实生苗分别育苗51天和70天后,于7月2日和 21日先后移栽到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试验大棚。三批共移栽实生苗5291株。 由于移栽前后正逢西昌持续30℃以上高温天气,对裕隆点移栽的实生苗生长十分不利,项目组积极采取了遮阳降温等防护措施,但部分地下匍匐茎生长未膨大,且伸出地表形成植株。为了保证资源,科技人员于8月19日取健壮未开花植株茎尖9个组合共950株在网室扦插进行秋季繁殖,目前,已成活的植株生长正常,部分植株进入现蕾期。 截至发稿收到信息显示,西昌裕隆和昭觉两个繁育点实生苗植株生长正常,已进入薯块膨大期,预计10月底收获。
调研组经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后肯定该项目组所做的工作,认为此项目的开展填补了我省马铃薯航天育种空白,为今后继续探索新型育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提出马铃薯项目组要充分利用我州优势,树立好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大旗,选育适合马铃薯主食化的新品种,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多做贡献。要求凉山州西昌农业科学研究所高山作物研究站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立足“马铃薯、苦荞麦”特色,强化科研,拓展思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更多成果服务于产业发展,为民族地区扶贫做出应有的贡献。